董进宇博士接受专访:为什么为人父母也需要培训?
2017年11月04日 09:34:12 访问量:339次
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、中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、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,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自从上次刊发了《给孩子报过不少班,这回该自己了》一文后,我们的后台接到了不少家长的热情咨询,在此要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!由于本次讲座场地有限,名额有限,因此我们对在限额100名以外的家长们致歉!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,八点阳光决定邀请董进宇博士担任我们的特聘教育导师,长期为家长朋友们答疑解惑,提供帮助!今天八点阳光选取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,采访了董进宇博士:八点阳光:董博士您好!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,您认为什么样的父母需要培训呢?董进宇博士:大家好!父母要掌握教育的规律,才能培养好孩子!如果家庭出现了这十种情况,那就说明需要学习如何教育了。三、家长在人格上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进行尊重,居高临下,而不是平等地对待孩子。四、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才智,而忽视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发展。五、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,孩子听话、考试成绩好就爱,反之就不爱。六、教育方式多采用直接命令,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。七、输不起的心态,总是在担心孩子,不能全力信赖孩子。八、对孩子过度溺爱,孩子的任何的要求都满足,放纵孩子的言行举止,不加约束。九、热衷于喋喋不休的说教,很少专注地聆听孩子的心声。十、单亲家庭,父亲或母亲生活不顺,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们的成长,孩子感受不到完整的爱。这十类家长共同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失职和缺陷,不懂得教育的规律。八点阳光:有位妈妈向您咨询,孩子快要上初中了,但是他不爱学习,一到写作业就喊头晕脚痛的,非常不专心,打也打了骂也骂了,就是不管用,担心孩子很难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。董进宇博士: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习兴趣,所以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。几乎所有的人在理论上都知道,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。但是,真正能够领会这一点,运用这一点的家长和老师并不多。在这里给家长提供几个方法:1、要使孩子获得成功感。如指导孩子做作业时,先让他做一些简单的题目,肯定他的微小进步,使其增加信心,然后再让他做些较难的。3、做功课时,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解决困难。应让他从经验中吸取教训,有困难的时候鼓励孩子独立思考。4、是不要急于求成。不能强迫孩子学习,逼得太紧会使孩子会变得焦虑、耐烦,使他感到学习是件“苦差事”,潜意识中产生反抗的情绪。5、不要与别人攀比。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、成绩有所提高时,要善于表扬,不能与别人攀比,否则孩子会产生反抗和自卑心理。6、为孩子布置安静、舒适的学习环境,父母要以身作则,为孩子树立榜样。八点阳光:还有位家长反映,孩子学习也挺努力,就是成绩一直平平,是不是因为智商不高脑子比别人笨的原因?董进宇博士:这位家长显然是不应该首先怀疑孩子的智商,如果孩子自己感觉到:“我聪明,我漂亮,我是个天才,我有能力,我被爸爸妈妈爱着。”正面的观念是一个天才孩子的心智状态。如果孩子天天想:“我笨蛋,我是丑小鸭,我什么都不会,我没有能力,没有人喜欢我。”完全都是反面的观念,他的潜能就处于埋没状态,这就是笨者的心智状态。任何一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,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会任何学科,这是我们潜能训练营核心理念。许多家长比较、苛责“你怎么这么笨”等错误方式使孩子产生自卑感,使他们感觉到我脑子笨我不行,这样他们的潜能才没有办法释放出来。打破孩子这种错误观念的局限,只有通过家长学习引导或集体训练的方式修正。另外,作为父母,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并找到原因,为什么努力了但是成绩还不好,是不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,是不是学习方法得当等等,而不是直接归责到孩子的智商问题,这样才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和引导。为什么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儿子如今却和我们互相煎熬?为什么小学时代那个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现在却整日让老师焦虑?
编辑:教育网